小麦, 籽粒, 灌浆, 植物蛋白质组, 植物代谢组, 植物多组学, 激光显微切割, Plant Biotechnol J, 非靶代谢组
植物蛋白-代谢双组学拿下IF 10.5,南京农业大学团队发现小麦灌浆过程决定因素

小麦籽粒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其蛋白质和代谢物的组成,是籽粒灌浆过程的结果,特别是在胚乳中。
2024年3月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 J上题为“Cell-type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resolution of early and late grain filling stages of wheat endosperm”的文章,通过使用激光显微切割(LMD)结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检测了早期和晚期籽粒灌浆阶段生成发育中的小麦胚乳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之间复杂的代谢相互作用,以及籽粒发育和籽粒充实过程中的功能转换。

小麦



蛋白质组学,非靶代谢组

发育中麦粒的鲜重随着成熟度增加而增加,直到30DAA,然后下降(图1a),这是由于空腔液在28DAA后消失(图1a-b)。籽粒发育中的蔗糖、可溶性糖和总淀粉含量水平如图1 c、d所示,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在花期开始后立即增加,在7 DAA时达到最大浓度,并在28 DAA前下降,此后含量几乎保持不变。谷粒在7 DAA时含有少量淀粉,随后淀粉含量迅速增加,直至成熟(30 DAA)。活性淀粉合成从14 DAA 开始,直到28 DAA才达到最大值。

图1 籽粒发育动态以及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
蛋白的搜索鉴定结果筛选到了1803个蛋白质,PCA分析结果如图2a所示,早晚期的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蛋白有显著区别。韦恩图中,15DAA和26DAA期,所有细胞类型中常见的蛋白质分别为1114 和 615个,其中,两个独特的蛋白质(伸长因子EF-2和天冬酰胺酶)仅在15DAA时在亚胚乳(SA)中被鉴定到(图2b)。在15DAA 和26DAA 时,在AL和SA中发现了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大链,它参与氨基酸降解。在26DAA时,作者发现了两种胱硫醚γ-赖氨酸酶的同工型,尤其是在胚乳(AL)中,这与籽粒灌浆过程中半胱氨酸的释放有关。
在区分四种细胞类型的早晚灌浆期的差异蛋白后,作者进行了富集分析,在15DAA和26DAA期间的细胞类型比较中,共鉴定出156个独特的DEPs,与15DAA相比,参与糖酵解的DEPs在26DAA的淀粉胚乳(SE)中含量较高,这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谢在谷粒充实后期的SE中相对活跃。

图2. 小麦胚乳不同细胞类型中蛋白质组的调控
随后作者进行了四种组分早晚灌浆期的代谢组分析,鉴定到了41种代谢物,鉴定出的代谢物分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有机酸(图3),此外,与26DAA相比,15DAA期间大多数已鉴定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肌醇)在SE和胚乳转移细胞(ETC)中高度积累(图3)。同样,15DAA 中,参与碳水化合物相互转化的酶在内部胚乳(SE和ETCs)中的积累较多(图3),这与蛋白质组学分析一致。15 DAA时碳水化合物在内层胚乳中的积累表明能量和碳储存是早/中胚乳发育过程中的活跃过程。
与TCA循环相关的几种有机酸在26DAA时在AL中的积累量明显更高,这表明在发育后期,TCA循环在AL中非常活跃,以提供能量。而对活跃分裂的细胞保持可持续生长非常重要的脯氨酸,在15DAA期,与外胚乳(AL和SA)相比,在内层胚乳中显著积累。蛋白组结果中,在脯氨酸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在15DAA期间对所有胚乳细胞类型的调控也均高于26DAA。

图3. 在15和26DAA期间调节不同胚乳细胞类型的代谢组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通过分析早晚灌浆期的四种细胞类型的蛋白组和代谢组结果,表明了蛋白质和代谢物在发育过程中在不同胚乳细胞类型中的积累模式各不相同,为今后的分析提供了框架,以了解蛋白质和代谢物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并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改进。
植物生理机制的深度解析需依托多组学整合策略,以揭示代谢网络与蛋白调控的时空协同规律。前述小麦胚乳发育研究通过结合蛋白质组与代谢组学分析,明确了不同细胞类型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功能分化:淀粉胚乳中糖酵解相关蛋白在灌浆后期显著富集,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物积累模式相互印证;糊粉层中TCA循环有机酸的高积累则与能量供给功能匹配。这种蛋白-代谢物关联分析不仅验证了细胞类型特异性代谢功能,更揭示了脯氨酸合成等关键途径的时空调控机制。
然而,想要实现这类研究方案,除了跨组学平台数据整合需解决批次偏差问题,低丰度蛋白与代谢物的同步捕获效率制约机制挖掘深度也是技术难点之一。为此三黍生物推出植物全景蛋白质组/代谢组检测服务,针对植物样本特点定制研发前处理、标准化质控及高灵敏度检测流程,为代谢组-蛋白质组植物双组学并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三黍生物独家·植物全景双组学系统
植物全景蛋白质组:更全·更多·更广
左右滑动查看
样本全兼容:适配叶、茎、须根、块根、花、果、穗、种子等全组织类型前处理方案,专业实验团队累计4000+复杂植物样本项目经验,提高鉴定实验成功率。
分析全维度:升级版60+项深度生物信息学解析,覆盖功能注释、通路富集、互作网络等全研究场景,植物蛋白项目量身定制,分析挖掘更精准。
物质高产出:上机实验步骤优化提升10%鉴定量,结合定制算法,提供高置信度经验碎片信息,深度学习精准预测肽段离子行为,提升鉴定覆盖度20%,实测平均鉴定蛋白数达15000+,实现蛋白的高灵敏捕获与物质高效准确鉴定。
报告超详实:100页+超长升级版深度分析报告交付检测结果,全面解析蛋白组数据生物学含义,假说验证更有力。
物种无限制:突破普通数据库搜库资源限制,支持Uniprot未收录物种蛋白物质鉴定。
注释更多元:独创转录组+蛋白质组双轨注释策略,解决非模式植物蛋白注释难题。
植物全景代谢组学:4大核心亮点助力科研
左右滑动查看
广度突破:AI驱动创新算法优化,结合高分辨质谱有效检测时间延长,实现平均10,000+代谢物系统性捕获,支持候选结构分子智能推测,大幅提升未知代谢物发现效率。
精度革新:基于大型标准品数据库,严格遵循国际分级标准,对鉴定结果实施精准分级标注,Level 1物质的匹配准确度超99%,确保关键标志物定量可靠性。
适配保障:成熟的前处理方案覆盖须根、块根、浆果等特殊样本类型,4000+例复杂项目经验确保不同组织数据的可比性,攻克样本异质性带来的数据稳定性难题。
深度解析:40+鉴定结果数据分析项目,涵盖代谢流动态模拟、通路影响权重分析等实用模块,从海量数据中有效定位调控枢纽,帮助验证机制假说。
欢迎私信,了解更多技术信息和研究解决方案

排版:野凌
审核:三黍生物企宣部